老槐树下的约定:三代人的诚信守护
在皖南一个叫青溪村的小山村里,有棵五百年的老槐树。树干要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抱,树荫能遮住半个晒谷场。这棵树不仅见证了村里的婚丧嫁娶,还藏着一个关于承诺的温暖故事。
1992年夏天,村小学的王老师突发脑溢血。弥留之际,他把12岁的儿子小虎和同窗好友张木匠叫到病床前:'咱家祖传的黄花梨算盘,是当年城里当铺老东家抵债给的。要是...要是他家后人找来...'话未说完便咽了气,粗糙的手却紧紧攥着算盘上那颗缺角的珠子。
转眼到了2010年,已在县城安家的小虎突然接到村里电话。那天暴雨如注,他冒雨赶回老宅,看见位穿西装的中年人正给老槐树拍照。'您父亲是不是叫王守业?'来人掏出张泛黄的当票,'我祖父临终前说,49年逃难时把祖传算盘押在青溪村了...'
小虎转身从神龛里捧出个红布包。算盘珠子碰撞的脆响中,西装男子的手突然颤抖起来——第十一颗珠子上,赫然有道月牙形的缺口!原来当年当铺东家为防调包,特意在暗处做了记号。
'其实父亲后来攒够了赎金。'男子从公文包取出厚厚一摞旧钞票,'但找到村里时,听说王老师已经...'老槐树沙沙作响,像是叹息又像欣慰。如今那把算盘摆在省民俗博物馆里,标签上写着:'诚信的见证——跨越六十年的民间守约'。
去年清明,我看见小虎带着孙子给老槐树挂红绸。孩子踮脚往树洞里塞了张纸条,风吹起一角,露出稚嫩的铅笔字:'等我长大...'阳光透过叶隙,在地上洒满晃动的金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