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渔夫与报恩的金鱼:一个关于诚信与感恩的故事

admin1周前未分类7
在东海之滨有一个叫青崖村的小渔村,村里住着个叫陈老实的渔夫。这天天不亮,陈老实就划着他的小木船出海了,海浪轻轻拍打着船帮,像在唱一首古老的歌谣。

忽然,渔网猛地一沉。陈老实以为捞到了大鱼,使劲拉上来却愣住了——网里是条通体金红的鲤鱼,鳞片在朝阳下闪着奇异的光,鱼尾上还缠着团水草。更奇怪的是,那鱼的眼睛里竟含着泪水,嘴巴一张一合像是在说话。

'作孽啊!'陈老实赶紧解开渔网。他发现鱼鳍有处伤口,便从怀里掏出祖传的止血药粉轻轻撒上。金鱼突然开口了:'恩公,我是东海龙宫的侍女,偷跑出来玩被暗礁划伤。您若放我回去,三日后请来海边...'

陈老实吓得差点掉进海里,但还是把鱼放回了水中。只见金鱼绕着船游了三圈,突然掀起一阵金色浪花就不见了。回家后他谁也没敢说这事,怕被人当成疯子。

第三天清晨,海边真的来了个穿红衣裳的姑娘。她挎着个竹篮,见到陈老实就跪下了:'爹爹病重,听说您有祖传的治病渔网...'原来金鱼化作人形来报恩了!陈老实虽觉奇怪,还是跟着去了。

他们在海边走了约莫半个时辰,红衣姑娘突然指着块礁石说到了。陈老实正疑惑,眼前突然出现座水晶宫,虾兵蟹将列队相迎。老龙王躺在床上,尾巴上缠着和他那天见到一模一样的水草!

'人类朋友,这水草是千年毒藻...'龙王虚弱地说。陈老实想起祖父教的解毒法子,用渔网蘸着海水轻轻擦拭。说也奇怪,那些水草遇网就化成了泡沫。

临别时,龙王要赠他金银珠宝,陈老实却只收了个小贝壳。回家后才发现,贝壳里永远有吃不完的米。他把米分给村里孤寡老人,自己仍日日出海打渔。

这事后来传到县太爷耳中。贪官派人抢走贝壳,却发现倒出来的都是沙子。气急败坏之下,他们绑了陈老实要沉海。突然狂风大作,海浪里跃出成千上万条金鱼,鱼群结成金桥把陈老实托到安全处,而贪官的船却被掀翻了。

如今青崖村还有块鱼形礁石,老辈人说月圆之夜能听见金鱼唱歌。陈老实活到九十九岁无疾而终,下葬时有人看见海面泛起金光,就像当年那条通灵的金鱼...

相关文章

老槐树下的约定:三代人的诚信守护

在皖南一个叫青溪村的小山村里,有棵五百年的老槐树。树干要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抱,树荫能遮住半个晒谷场。这棵树不仅见证了村里的婚丧嫁娶,还藏着一个关于承诺的温暖故事。1992年夏天,村小学的王老师突发脑溢血...

老木匠的最后一课:善良比手艺更重要

在江南的一个水乡小镇上,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木匠李师傅。他的手艺方圆百里闻名,年轻时曾给皇宫做过家具,如今虽已佝偻着背,但刻刀在他手里仍像活过来似的。这年春天,镇上来个叫阿勇的流浪青年,总在李家作坊外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仙:一碗粥换来的千年灵芝

在云雾缭绕的青峰山下,有个叫王老实的樵夫。这日大雪封山,他砍柴归途时,忽闻岩石后传来呻吟声。拨开枯草一看,竟是个冻得青紫的跛脚老翁。'老人家怎的倒在雪地里?'王老实忙脱下棉袄裹住老人,又将怀中温着的菜...

善良的卖粥阿婆:一碗热粥温暖半座城

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,有位被称作'粥婆婆'的周阿婆。每天凌晨三点,当整座城市还在沉睡时,她家的小院就已亮起昏黄的灯光。七十岁的周阿婆坚持用柴火灶熬粥已有三十余年。'柴火慢熬的粥才有魂儿哩!'她总这么念叨...

木匠奇遇:一把神锤背后的善心与奇迹

在滇西群山环绕的松溪村,有位叫杨树根的老木匠。五十岁那年,他在暴雨后上山寻柏木时,竟在崖缝里发现把乌黑发亮的铁锤。锤柄刻着「善心雕琢,金石为开」八字,锤头总泛着层青蒙蒙的光。这锤子邪门得很——杨木匠用...

老木匠的银顶针:一个关于诚信与奇迹的乡村故事

在皖南山区的青竹村,有位六十多岁的老木匠姓周,村里人都叫他周师傅。周师傅手艺极好,做的八仙桌不用一根钉子却能百年不散,雕的花鸟能在月夜里泛出活气。可最让人称奇的,是他总用一枚发黑的银顶针箍住拇指干活,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