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槐树下的约定:一个守信用的乡村故事
在皖南的一个小山村,有棵三百年的老槐树。村里人都说这棵树有灵性,树下发生过许多奇妙的故事。今天要讲的,是发生在五年前的那个夏天,关于两个孩子和一个诺言的温暖故事。
十二岁的张小花是村里出了名的'野丫头',整天带着九岁的弟弟张石头满山跑。姐弟俩最爱在老槐树下玩,因为树下总有讲不完的故事。那年暑假,从城里来了个戴眼镜的男孩李嘉明,跟着爷爷奶奶回老家避暑。
起初,三个孩子像油和水似的合不来。小花嫌嘉明娇气,嘉明觉得姐弟俩太粗鲁。直到有一天,嘉明在河边崴了脚,是小花二话不说把他背回了家。从那天起,三个孩子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。
暑假快结束时,嘉明要回城了。三个孩子相约在老槐树下,用小刀在树干上刻了个小三角,约定五年后的同一天,一定要回来相聚。'谁不来谁是小狗!'石头稚气的声音回荡在树下。
时光飞逝,转眼到了约定的日子。已经考上县重点高中的小花天没亮就起床了,带着弟弟往老槐树赶。路上突然下起暴雨,石头摔了一跤,膝盖都磕破了。'姐,雨这么大,嘉明哥哥肯定不会来了吧?'石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
小花给弟弟擦着伤口,坚定地说:'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,这是做人的根本。'姐弟俩冒雨走到老槐树下时,惊讶地发现树干上系着条红领巾——那是他们当年的暗号。顺着泥泞的山路望去,浑身湿透的嘉明正一瘸一拐地走来,他的腿因为车祸留下了残疾。
原来,嘉明为了守约,提前一周就开始练习拄拐走路。医生说他的腿不宜长途跋涉,但他瞒着父母,坐着轮椅到镇上,然后拄着拐杖走了两个小时山路。'我就知道你们会来。'嘉明笑着从怀里掏出三罐没被雨水打湿的可乐,那是他们当年最爱喝的。
三个年轻人靠着老槐树,像五年前那样分享着各自的趣事。小花才知道,嘉明现在是市重点中学的尖子生;嘉明也惊讶地听说,当年连拼音都认不全的石头,如今是镇上奥数比赛第一名。
雨停了,阳光透过槐树叶子的缝隙洒下来。小花突然指着树干惊呼:'你们看!'当年刻下的小三角,如今已经长成了心形的树疤。村里的老人闻讯赶来,摸着胡子说:'槐树最懂人心,这是它在夸你们三个是好孩子啊!'
现在,老槐树下立了块小木牌,上面写着'守信石'三个字。每逢周末,总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听这个故事的完整版。而已经上大学的小花每次放假回家,都会发现树下放着城里寄来的明信片——那是嘉明履行着他们新的约定:每年都要互相分享成长的喜悦。
这个故事在十里八乡传开后,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乡时,都会特意绕到老槐树下坐坐。他们说,坐在树下,就能想起自己儿时的玩伴,想起那些单纯却珍贵的约定。渐渐地,村里兴起了一股'守信之风',连赊账赖账的现象都少了很多。
去年春天,村里来了个电视台记者,要把这个故事拍成纪录片。导演问嘉明为什么非要冒险赴约,这个戴着眼镜的大男孩腼腆地说:'诚信就像种子,小时候种下了,长大了自然就会开花结果。'而小花对着镜头说的一句话,后来成了村里的名言:'做人要像槐树一样,根扎得深,才能经得起风雨。'
今年清明节,三个年轻人又聚在老槐树下。这次他们带来了各自的大学录取通知书——小花考上了师范大学,嘉明被医学院录取,石头则拿到了国防科技大学的保送资格。他们把通知书的复印件埋在了槐树下,约定学成归来后要为家乡修一条像样的路。
秋风起时,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,像是在述说这个未完待续的故事。而村里人都知道,这棵树下,还会发生更多关于诚信、坚持和情谊的温暖故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