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槐树下的誓言:守村人三十年无私助人的故事

admin1周前未分类19

在皖南山区的小村庄里,有棵三百年的老槐树。它的树荫能遮住半个打谷场,树干上刻着几代人的名字。每当夏夜,村里人总爱聚在树下纳凉,而故事就从这里开始。

1993年的夏天特别热,刚退伍回来的王大山在树下捡到个黑色布包。打开一看,里面竟整整齐齐码着八万块钱——这在当时够在县城买三套房。布包里有张皱巴巴的医院缴费单,患者姓名是邻村李木匠的老婆。

王大山顶着日头跑了十里山路,把钱送到镇医院时,李木匠正蹲在走廊捶脑袋。原来他东拼西凑的救命钱落在了牛车上。等王大山悄悄放下钱离开时,护士站的老挂钟刚好敲响下午四点。

这事过去半个月,李木匠带着痊愈的妻子上门道谢。他们拎着自家酿的米酒,酒坛底下压着张泛黄的借条。王大山把借条撕成两半,笑着说:『乡里乡亲的,就当给老槐树积福了。』

第二年发洪水,王大山把自家二楼腾出来安置了七户人家。他每天泅水去镇上领救济粮,有次差点被冲走的房梁砸中。洪水退后,村民发现他总把好菜让给老人孩子,自己躲在灶间吃泡饭就咸菜。

2008年雪灾封山时,他连夜给五保户送炭。摔进沟里冻僵了右手,至今阴雨天还发麻。前年疫情最严重那阵,他骑着三轮车给留守老人送药,车把上总挂着装满酒精喷壶的竹篮子。

如今老槐树成了旅游景点,有城里人出高价要买树下那块宅基地。王大山在树干新刻痕旁又添了道线:『当年要不是乡亲们轮流照顾,我娘走不了那么安详。』他说的『当年』,其实已经过去二十七年。

上个月村民悄悄给他颁了块木匾,用百年樟树雕的,上书『守村人』三个字。挂匾那天下着小雨,老槐树的新叶沙沙响,像在鼓掌。

相关文章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: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奇遇
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村庄,村民们过着贫苦但知足的生活。村里有个叫阿木的年轻樵夫,他每日早起上山砍柴,再用瘦弱的肩膀把柴火挑到镇上卖钱。那年冬天特别寒冷,大雪封山整整七日。阿木惦记着独居...

樵夫救狐得奇缘:善心换来千年灵芝

在终南山脚下的青松村,住着个叫王老实的樵夫。这日清晨薄雾未散,他照例背着柴刀上山,忽听得灌木丛里传来小兽呜咽声。拨开荆棘一看,竟是只后腿被捕兽夹困住的白狐,雪缎似的皮毛沾着露珠,琉璃般的眼珠里蓄着泪。...

泥瓦匠奇遇记:修桥补路积善缘,意外获赠传家宝

民国初年,皖南山区有个叫程三宝的泥瓦匠,四十出头却已驼了背。每日清晨鸡叫头遍就扛着工具箱出门,肩上搭条汗巾子,走起路来工具箱里的瓦刀凿子叮当响。这日程三宝走到青溪村口,发现那座百年老石桥塌了半边,几个...

木匠阿福的报恩:一碗粥换来十年守护

在青石镇的老街上,有位驼背的木匠总在清晨扫街。镇上的孩子们都叫他‘粥爷爷’,这背后藏着一个暖了半座城的故事。十年前腊月初八,刚破产的木匠阿福蜷在桥洞下发烧。卖粥的郑老汉发现后,不仅喂了他热粥,还把棉袄...

守夜人的灯笼:一个照亮百年村庄的温暖约定

在闽北山区腹地,有个名叫竹溪村的古老村落,村口石碑上刻着道光三年的字样。这里保留着一项独特的传统——每当夜幕降临,就会有一盏灯笼准时亮起,沿着青石板路缓缓移动。村民们称之为‘守夜灯’,而这个传统已经延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精灵:一场改变命运的奇遇

在云雾缭绕的青山村,流传着一个关于樵夫阿诚的奇妙故事。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每天凌晨便扛着斧头上山砍柴,尽管日子清苦,却总把最好的柴火低价卖给村里的孤寡老人。那年寒冬特别漫长,阿诚在山腰发现一只被兽夹困住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