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卖炭翁与神秘乞丐:一碗热粥改变的命运

admin1周前未分类17

寒冬腊月,北风呼啸着穿过青石板街道,老槐树枯黄的叶子打着旋儿落在王老汉的炭车旁。这个在镇上卖了三十年炭火的老人,正裹紧补丁摞补丁的棉袄,呵着白气搓动皲裂的手掌。

突然,巷子深处传来虚弱的咳嗽声。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蜷缩在药铺屋檐下,冻得发青的脚趾从草鞋破洞里露出来。‘客官行行好’,乞丐颤抖的双手捧着豁口的粗瓷碗,碗底躺着两枚沾着泥雪的铜钱。

‘等着!’王老汉突然放下称炭的杆秤,从怀里掏出尚有余温的窝头。见乞丐狼吞虎咽噎住了,他又急忙拍打对方佝偻的背脊,转身敲开临街面馆的门:‘掌柜的,赊碗热粥!’

面馆老板看着老汉冻红的鼻尖直摇头:‘老王啊,你这半月工钱都赊没了。’但终究还是舀了满满一海碗红薯粥,撒上碧绿的葱花。乞丐捧着粥碗的双手突然不再颤抖,浑浊的眼睛里泛起奇异的光彩。

三天后的早晨,镇上炸开了锅。省城来的官差抬着朱漆匾额找到炭棚,原来那‘乞丐’竟是微服私访的按察使大人!匾额上‘德润乡梓’四个金字晃得人睁不开眼,更惊喜的是随行的药商认出王老汉常年咳嗽是尘肺病早期,当场留下珍贵药材。

面馆老板挤在人群里咂嘴:‘早听说按察使爱扮乞丐访民情,没想到真让老王遇上了!’而老人只是憨笑着把新得的赏银分给街坊:‘当时要是知道他是大官,哪敢拍他后背哩!’

这个冬天,镇上炭棚的生意格外红火。总有过路人在买炭时多放几个铜板,说是‘沾沾善心人的福气’。而每天打烊时分,王老汉都会在炭车旁摆张小凳,给往来歇脚的人倒碗热茶。北风依旧凛冽,但每个人心里都燃着一盆温暖的炭火。

后来有秀才把这事编成歌谣传唱,其中两句最得人心:‘莫道善小无人见,举头三尺有青天’。据县志记载,那位按察使次年果真在全县推行‘冬赈乞丐’的政令,而王老汉活到九十三岁无疾而终,送葬那日,满街百姓自发撒纸钱,如同落了一场温暖的雪。

相关文章

老槐树下的誓言:守村人三十年无私助人的故事

在皖南山区的小村庄里,有棵三百年的老槐树。它的树荫能遮住半个打谷场,树干上刻着几代人的名字。每当夏夜,村里人总爱聚在树下纳凉,而故事就从这里开始。1993年的夏天特别热,刚退伍回来的王大山在树下捡到个...

老木匠的传家宝:一把木尺量尽人间冷暖

在浙南山区的青溪村,有位七十岁的郑老伯做了五十年木匠。村里人说起郑木匠,总要提起他那把磨得发亮的枣木尺子。这把尺子说来奇,是郑木匠的师父临终前传给他的。师父说:'做木工讲究个分寸,做人更要懂得丈量。'...

善良的守井人与三个愿望的古老传说

在云南边陲的群山深处,有个叫雾溪寨的村落。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守井人阿木和三个神秘愿望的故事,每当旱季来临,老人们就会指着寨子中央那口千年古井,讲述这段温暖的往事。三十年前,雾溪寨遭遇了百年大旱。连续八...

善良的磨坊主与神秘乞丐:一碗粥改变命运的奇遇

在遥远的山脚下有个叫青溪村的小村庄,这里流传着一个温暖了几代人的故事。村里有位年过半百的磨坊主张老汉,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磨面粉,雪白的面粉像冬天的初雪般纯净。那年冬天特别冷,连村口的槐树都冻裂了皮。腊月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精灵: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奇遇

在云雾缭绕的青山脚下,有个叫柳树沟的小村庄。村里有位四十出头的樵夫老周,每天清晨都扛着斧头上山砍柴。这年冬天特别冷,老周发现山上的树木比往年稀疏了许多。腊月初八那天,老周在半山腰发现棵歪脖子老槐树。举...

善良的木匠与山中精灵:一把金斧头的报恩

在云贵交界处的深山里,有个叫青崖寨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个叫鲁老山的木匠,五十多岁,做了一辈子木工活。他手艺极好却从不贪财,寨子里谁家修房打家具,给几个铜板他就干,遇上穷苦人家,管顿饭也行。那年腊月二十三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