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匠阿福的传家宝:一把刻着善良的凿子
深秋的银杏村飘着木屑的清香,五十岁的阿福正在院子里打磨新做的八仙桌。忽然篱笆墙外传来窸窣声,只见邻家六岁的虎子正踮脚张望,怀里还抱着个缺腿的木雕小马。
‘阿福伯,您能修修它吗?’虎子鼻尖沾着泥巴,‘这是爷爷留给我的...’木匠接过来时发现马腿断口处有虫蛀的痕迹,再细看竟是上好的黄花梨——这分明是前朝官宦家的物件。
接下来三天,村里人都看见阿福家油灯亮到深夜。他不仅重修了马腿,还用艾草熏透蛀洞,拿蜂蜡调色补了漆。第四天清晨,虎子捧着焕然一新的小马时,阿福却往他兜里塞了包樟脑丸:‘记得每月晒晒太阳。’
这事过去半个月,镇上来了个戴金丝眼镜的收藏家,在茶楼里拍出两万元要买虎子家的小马。当晚阿福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,只见虎子爹攥着钞票站在月色里:‘您明明看出来了...为啥不说?’
老木匠从工具箱取出把包浆厚重的凿子:‘我师父传下来时就说过,手艺人的眼睛要亮,心肠要钝。’烛光下可见凿柄刻着‘宁亏尺寸,不亏良心’八个歪扭的小字——那是他十四岁初学时刻的。
第二年洪水冲垮了石桥,阿福带着徒弟们日夜赶工造新桥时,全村的壮劳力都来帮工。最卖力的是虎子爹,他总在收工时偷偷把阿福的工具擦得锃亮。如今桥头石碑背面,还藏着个拇指大的小马浮雕,那是阿福最后一件作品。
银杏村的孩子们仍爱聚在木匠铺听故事,只是再没人见过那把刻字的凿子。有人说它被供在鲁班庙里,也有人说虎子高考那年收到了个沉甸甸的邮包。但每个在桥头歇脚的外乡人,都会闻到风中经年不散的木香,混着阳光晒透的樟脑味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