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槐树下的约定:一个跨越六十年的诚信故事

admin2周前未分类8
在皖南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,有一棵三人才能合抱的老槐树。这棵树据县志记载已有三百余年历史,枝干虬结如龙,每到五月便开满馥郁的槐花。但村民们对这棵树的敬畏,不仅仅因为它的年岁——树身上那道深深的刀痕,见证着一个比槐花更芬芳的承诺。

1959年的夏天,饥荒像野火般蔓延到这个偏僻的山村。16岁的李守义每天都要走二十里山路去公社粮站,用全家人的粮票换回小半袋掺着糠皮的玉米面。这天黄昏,当他拖着浮肿的双腿经过老槐树时,突然听见树后传来压抑的啜泣声。

拨开灌木,他看见同村的张木匠正用柴刀往树干上刻记号。『叔,这可使不得!』李守义慌忙去拦,却见张木匠转过身来,怀里还抱着个面色青白的女婴。『娃烧了三天,赤脚医生说...说要是有口细粮...』这个平日连斧头劈到脚都不吭声的汉子,此刻眼泪把补丁摞补丁的衣襟打湿了一大片。

李守义望着怀里刚领到的五斤三两玉米面,喉结上下滚动。他想起父亲昨晚把最后半块麸饼塞给自己时说的话:『咱老李家祖训,见死不救枉为人。』月光穿过槐树叶的间隙,在少年颤抖的手指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
『我娘说过,槐树通灵。』李守义突然解开口袋,哗啦倒出两斤玉米面,『您在树上刻个印记,等年景好了,我再找您讨还。』说着夺过柴刀,在树干上划出两道深深的十字。张木匠扑通跪在泥地里,额头把落叶砸得簌簌作响。

第二年开春,张木匠带着全家去了江西逃荒,从此音讯全无。那棵老槐树上的刻痕渐渐愈合,变成一道凸起的疤。村里人都笑李守义傻,他却总摸着树疤说:『张叔会回来的。』

2019年槐花盛开时节,村里来了个满头银发的老人。他拄着拐杖在老槐树下转了三天,最后颤抖着拨通手机:『闺女,找着了...就是这道十字疤。』当夜,二十辆挂着『赣』字牌照的卡车驶进村庄,车灯把山路照得如同白昼。

已经76岁的李守义被请到晒谷场,看着穿白大褂的医生们从卡车上搬下医疗器械。为首的中年女子红着眼眶握住他的手:『李伯,我是当年那个女婴。父亲临终前说,欠您的不只是两斤粮,更是一句当面道谢。』

原来张木匠在江西站稳脚跟后,从小作坊做到家具集团,生前立遗嘱将三分之一财产用于慈善。这次他们带来的是整套医疗设备和十名专家医生——老槐树旁的村卫生站,从此有了CT机和透析室。

今年清明,焕然一新的卫生站前立了块石碑,上面刻着两行字:『树疤会愈合,人心记得住。』碑旁栽着棵从江西运来的小槐树,枝叶正轻触着老树的枝干,像在完成一个跨越甲子的握手。

相关文章

守桥人老李三十年:一盏灯温暖夜归人

在皖南山区的青溪河畔,有座始建于1957年的铁索桥。每当暮色四合,桥头总准时亮起一盏白炽灯,灯光下有位佝偻着背的老人仔细检查每根铁链。村民们都知道,这是守桥人老李在履行他坚守了三十年的承诺。1993年...

老槐树下的约定:一个守信用的乡村故事

在皖南的一个小山村,有棵三百年的老槐树。村里人都说这棵树有灵性,树下发生过许多奇妙的故事。今天要讲的,是发生在五年前的那个夏天,关于两个孩子和一个诺言的温暖故事。十二岁的张小花是村里出了名的'野丫头'...

老槐树下的誓言:一个关于诚信与传承的乡村故事

在皖南山区有个叫青溪村的小村庄,村口有棵三百年的老槐树,粗壮的树干要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。这棵被村民们称为"守诺树"的老槐树,见证了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温暖故事。1953年夏末,14岁的放牛娃王德贵在树下...

善良的磨坊主与神奇的风车

在遥远的山脚下,有一个名叫青溪村的小村庄。这里住着一位年过半百的磨坊主老周,他那座吱呀作响的风车磨坊是全村人生活的希望。每逢收获季节,金黄的麦浪会从四面八方涌向这座山坡上的白色风车。老周有个雷打不动的...

守桥人老张:三十年风雨无阻,一座桥守护一个村的希望

在皖南山区的青溪村,有一座横跨湍急河流的老石桥。这座桥没有名字,村民们都叫它“老张的桥”。因为三十年来,无论刮风下雨,总有一个佝偻的身影在桥头忙碌——他是村里唯一的守桥人张大山。1993年夏天的那场洪...

善良的渔夫与报恩的金鱼:一个关于诚信与感恩的故事

在东海之滨有一个叫青崖村的小渔村,村里住着个叫陈老实的渔夫。这天天不亮,陈老实就划着他的小木船出海了,海浪轻轻拍打着船帮,像在唱一首古老的歌谣。忽然,渔网猛地一沉。陈老实以为捞到了大鱼,使劲拉上来却愣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