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:一段跨越人狐的报恩奇缘

admin2周前未分类7

在云雾缭绕的青云山下,有个叫清水村的小村落。村里住着个叫张老三的樵夫,四十出头,满脸风霜却总带着笑。这年腊月风雪特别大,张老三惦记着山脚独居的王婆婆没柴烧,大清早便背着斧头上山了。

行至半山腰的松树林时,忽闻一阵细微呜咽声。拨开积雪的灌木,只见一只火红皮毛的老狐被捕兽夹死死咬住后腿,琥珀色的眼睛里滚着泪。张老三想起村里猎户常说『千年黑万年白,见到红狐要躲开』,可看着那殷红的血迹染白雪,终是叹着气蹲下身:『孽障啊,寒冬腊月的,何必呢......』

老狐突然口吐人言:『恩公若相救,来日必当厚报。』张老三吓得跌坐在地,却又见那老狐眼中澄澈,竟像读书人般作了个揖。他哆哆嗦嗦解开兽夹,又从棉袄扯下布条给狐狸包扎。老狐临走时深深望他一眼,转眼消失在风雪中。

这事过去整三月。清明那日,张老三进城卖柴归来,发现自家茅屋竟变成青砖瓦房!灶台上煨着热粥,桌上摆着崭新的棉衣。更奇的是,村里接连有猎户梦见红袍老者警告:『再伤山中灵物,必遭雷火之灾。』自那以后,清水村方圆三十里再无人下捕兽夹。

次年大旱,方圆百里颗粒无收。唯清水村后山总在深夜传来水声,清晨田垄沟渠必是湿漉漉的。有晚归的货郎看见,月光下有位红袍老翁拄着木杖,杖头点处清泉汩汩。张老三听闻后,悄悄在院中摆了张矮桌,日日放上半壶米酒。

这年冬至,红狐最后一次现身。它衔来株百年老参放在门槛上,对追出来的张老三说:『恩情已了,吾将远游。记住,善心通三界,福报自会来。』说罢化作红光冲天而去。后来张老三活到九十九岁无疾而终,临终前人们看见有团红云久久盘旋在屋顶。

至今清水村仍有习俗:樵夫上山必在树下留把干粮,猎户见孕兽必定绕道而行。村口石碑上刻着『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』八个大字,落款是『山中故人题』。

相关文章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: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奇遇
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村庄,村民们过着贫苦但知足的生活。村里有个叫阿木的年轻樵夫,他每日早起上山砍柴,再用瘦弱的肩膀把柴火挑到镇上卖钱。那年冬天特别寒冷,大雪封山整整七日。阿木惦记着独居...

老槐树下的约定:一个跨越六十年的报恩故事

1953年的夏天,华北平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。十二岁的王守田蹲在村口老槐树下,看着龟裂的田地里蔫头耷脑的庄稼苗。父亲前年修水库时砸断了腿,家里就靠母亲给人纳鞋底挣点粮票。这天晌午,他忽然发现树下多了...

深山里的木雕师:一把刻刀传承三代人的匠心

在浙南云雾缭绕的雁荡山深处,有个叫青竹坳的小村庄。村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樟树下,总能看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,戴着老花镜,就着阳光雕刻手中的木头。碎木屑像金粉般在他指间流淌,渐渐化作展翅的仙鹤、憨态可掬的寿...

老木匠的最后一课:善良比手艺更重要

在江南的一个水乡小镇上,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木匠李师傅。他的手艺方圆百里闻名,年轻时曾给皇宫做过家具,如今虽已佝偻着背,但刻刀在他手里仍像活过来似的。这年春天,镇上来个叫阿勇的流浪青年,总在李家作坊外...

善良的磨坊主与神奇石磨:一个关于诚信与回报的古老传说

在很久很久以前,秦岭山脚下有一个叫清水村的小村庄。村子里有位年过半百的磨坊主姓李,大家都叫他老李头。他的磨坊虽简陋,却因一盘祖传的青石磨而出名——这磨磨出的面粉格外雪白,做出的馍馍能香飘三里地。那年冬...

善良的回报:老木匠与神秘乞丐的暖心奇遇

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上,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木匠陈师傅。他做的榫卯家具远近闻名,却总把最好的作品低价卖给穷苦人家。那年腊月二十三,灶王爷上天的日子,镇上来往的行人裹紧棉袄匆匆赶路,陈师傅正要收摊时,发现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