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槐树下的秘密:一个村庄的百年诚信传奇
在皖南山区的青石村,有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,树干上深深嵌着半块锈迹斑斑的铜镜。每当夏夜,村里的老人们就会摇着蒲扇,给孩子们讲起这个延续了五代人的故事。
1937年深秋,货郎张德贵挑着担子路过青石村时突然吐血倒地。村民王大山把他背回家,请来郎中诊治。『肺痨晚期,最多三个月光景。』郎中的话让张家媳妇瘫坐在地——他们欠着县城药铺二十三块大洋的货款。
『王大哥,这担货你拿去。』张德贵从贴身衣袋摸出账本,『烦请您帮我把货款还了。』围观村民都倒吸凉气,那担子里的针头线脑最多值五块大洋。王大山却郑重接过账本:『你放心。』
三个月后,槐树叶子落尽那天,张德贵在王家西厢房咽了气。王大山卖了两亩水田,带着儿子挨家挨户收山货。寒冬腊月里,父子俩挑着货担走了三百里山路,终于凑齐二十三块大洋。当他把钱送到县城药铺时,掌柜的捧着账本直抹眼泪——页脚有行小字:『若不足数,来世结草衔环。』
1944年日军扫荡,村民把粮食藏进后山岩洞。汉奸带人来搜,用刺刀抵着王大山孙子的咽喉。老人盯着槐树下新坟——那里埋着前年饿死的儿子,牙关咬得咯咯响也没吐露半个字。汉奸悻悻离开时,没人注意到树干多了道刀痕。
1982年分田到户,村里为争灌溉水源险些械斗。时任村支书的王大山孙子王永富,半夜把自家分到的水渠闸门焊死了。第二天晨雾里,村民发现老槐树杈上挂着块木牌:『先浇下游的田——张德贵后人』。后来才知道,王永富连续半个月凌晨三点去帮下游农户挑水。
2016年暴雨冲垮了进山公路,扶贫干部急得满嘴燎泡。第五天清晨,三十多个青壮年默默扛着工具出现在塌方处——都是在外打工被王家重孙一个个电话叫回来的。他们裤脚沾着工地水泥,鞋帮带着城市灰尘,却在烈日下干了整整九天。
去年清明节,白发苍苍的张德贵曾孙从台湾回来,颤抖着手将半块铜镜按进树干的凹痕。镜背『信义』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这是当年被王大山当掉的那面镜子,他辗转半生终于赎了回来。
现在村里孩子入学第一课,就是去摸一摸老槐树上的铜镜。树干上新刻着一行字:『诺言比命重,诚信比金贵。』有外地商人出高价想买这块铜镜,村民笑笑:『这可是咱们的镇村之宝。』